理论前沿

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7-05-24

        4月27日,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教指委2016年工作,研讨交流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思路,部署2017年教指委工作和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杜占元指出,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教育部党组专门研究并审议通过了“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对质量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做好质量年各项工作,教指委和各地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打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是要深入一线听一批思政课,二是要注重示范培育一批品牌课,三是要加强培训打造一批好老师,四是要认真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成果。各地各高校要全面落实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的主体责任,积极研制实施本地本校专项工作方案,配合做好专家听课指导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今年将组织教指委所有专家分赴全国2596所普通高校听3000堂思政课。教指委专家和各地教育部门要通过调研摸清情况,开展面对面的指导,为教育部科学决策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撑。教指委要遴选和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作示范课,供师生参考学习,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教指委专家要对每门课程教师队伍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梳理,与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共同研究培训课程设置,实现精准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教指委专家要开展前瞻性研究,有计划地开展主动研究,特别要组织、带领思政课教师开展相关问题研究。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

关于高校思政工作的讲话摘编

(2017年4月)

清华大学
        4月20日,教育部党组、清华大学党委创新形式,在清华大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合学习。
        集体学习研讨前,教育部党组、清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深入清华大学一线课堂,现场聆听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引领学生一起完成的一堂以“质疑‘改革开放’思潮之辨析”为主题的思政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堂思政课,可以说是别开生面,老师当绿叶,同学变红花,角色转换很到位,翻转课堂很成功,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精神大餐。以青年人的话语方式和时尚现代的呈现手段,把线上线下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听后深受感染、深受启发。”陈宝生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思政课采取的“基于慕课的研究型与教学相长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和效果,他评价这堂课“配方”新颖,问题意识强,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工艺”精湛,将教师、学生和课堂主题紧密联系到一起;“包装”时尚有特色,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体现了清华大学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
        陈宝生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灵魂,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教育战线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提高对思政课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强调所有课堂的育人功能,明确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和根本任务。
        陈宝生强调,要做好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着力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一是思路攻坚。要将中央精神和学校思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思路,解决不适应思想课建设的问题。二是师资攻坚。要从增强思政课建设生产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教材攻坚。要将活的现实、活的理论融入思政课教材这一思政课建设的依据,从根本上改变口号多于理念、概念多于实际的情况。四是教法攻坚。要用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方法,将我们党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五是机制攻坚。要形成符合思政课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考评标准,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培育出一批品牌课,成长涌现一批好老师,推动到课率、抬头率大幅提高。

重庆
        4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重庆调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在渝期间,陈宝生深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南开中学、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等6所大中小学考察调研,听取了有关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双创发展等情况介绍,并与基层一线的校长教师代表深入交流座谈。
        在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陈宝生听取重庆市高校思政工作汇报和西南政法大学等5所高校发言后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狠抓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务求实效。要把工作做“深”,深到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规律性层面;把工作做“细”,细到师生的心里;把工作做“小”,小到具体问题;把工作做“全”,全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作做“好”,好到特色创新,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把工作做“实”,实到全面落实“四个合格”。

四川
        4月24日至25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四川主持召开部分省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座谈会,并调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
        座谈会上,在认真听取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及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发言后,陈宝生指出,全国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呈现出向上向好势头,突出体现在“四个深化”:从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向学习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方向深化;从学习会议文件向强调问题导向、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制度建设的方向深化;从会议传达、学习讨论向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方向深化;从中心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向专题学习、课题研讨、课程建设的方向深化。
        陈宝生强调,教育战线要从学理上、体系上、方法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综合探索,聚焦主题,研究问题,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制度体系和方法论。一是教育的思想和思想的教育。党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为党的教育方针,核心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工作就是要用这样的思想教育学生,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二是教育的使命和使命的教育。教育的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的“四个服务”,而思政工作就是用党的使命、国家的使命、民族的使命教育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思政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三是教育的行为和行为的教育。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行为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发展。思政工作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师德养成和学生人格塑造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思想育人。四是教育的生活和生活的教育。思政课的本质是活的灵魂,要用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用活的理论、活的案例、活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五是教育的方法和方法的教育。教育的深化和发展需要方法的探索、普及、提升而不断推进。思政工作就是要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改造自己、改造世界,充分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

辽宁
        4月26日至27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辽宁调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在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东北育才学校,陈宝生考察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训中心等,并与师生亲切交谈。陈宝生还深入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堂,全程听了一节由祁冰副教授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调研后,陈宝生出席工作座谈会,听取了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教育局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汇报。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近几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实际,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体现为四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调研、亲自部署,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推动改革由易到难深化。二是导向正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内生动力与外部需求良性互动,推动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三是措施有力。省委省政府把中央精神和辽宁实际结合起来,出台了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了推动改革深化的杠杆作用。政府决心与群众心愿良性互动,使辽宁教育由传统发展方式正在向现代发展方式转变。四是成效显著。辽宁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创新实现了良性互动,教育正由单一方式向多元特色发展转变。希望辽宁继续抓好深化和落实,扩大改革受益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陈宝生强调,新时期高校思政课要在提高质量和水平方面多做探索、突出特色。一要做到“有虚有实”。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思政课,让学生受到理论熏陶,享受实践成果。二要做到“有棱有角”。要有原则性,要讲政治。对党的教育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讲深讲透。三要做到“有情有义”。把情和义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去讲思政课。四要做到“有滋有味”。要认真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